天柱山神秘谷共有大洞三處,其中一處即為龍宮。...
五柳龍泉風景名勝區內龍泉湖碧波蕩漾、水質甘甜、岸邊垂柳、龍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麗;景區的盆山洞內石筍、石柱千奇百怪,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五柳礦泉豐富,著名的有呵泉、龍泉、珍珠泉等,屬優質礦泉水;優質的礦泉水潤育了著名的夾溝香稻米,宋代至明...
天長博物館位于天長市區繁華地帶,占地12畝,主樓高4層,莊重典雅,古色古香。主要陳列被列為“考古十大新發現”的“天長三角圩漢墓”出土文物。展品中心尤以環形玉龍、玉壁、云紋鐵劍、木工工具、鏤空柄青銅匕首、青銅熏香爐、漆虎子等較為珍貴。其中木工...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懷寧路268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占地面積約6.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6萬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局部1層,建筑高度37.7米,展廳15個,館藏文物21.8萬余件。
新館從...
"陋室"座落在和縣城內,唐詩人劉禹錫為和州刺史時所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流傳千古的名篇>即作于此。陋室為磚木結構,三幢九間,分主室與偏室。本省書法家孟繁青仿柳體勒>碑一方立于碑旁之中。有石鋪小院,院內用麻條石鋪地,...
送客松在玉屏樓右側,倚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亳州市博物館是中國地志性博物館,位于亳州市北關外,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為主,兼集地方自然標本,是建立較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館。亳州市華佗紀念館也屬該館管理。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筑,是我市綜合性博物館,館名于1963年由時任中國社會科學...
薛閣塔在亳州老城東南,是一座磚塔。直椎式八角開,共七層,高34.15米,周圓23.36米。塔座由八塊青石奠基。塔一二層為仿木結構,每角砌磚為方柱,高3.5米。柱上仿高50公分。仿上為塔檐、上并飾以斗拱、昆蟲、鳥卉花紋,登塔門面向東北,有螺旋...
銅官府位于天井小鎮上,其實是一座酒店,但設有青銅文化和漢文化的展示區。建筑風格以漢文化為主調,如闕門、宴會廳等,就連酒器、菜單也制作成仿古式樣。筆者剛一落座,一位主持人就用其溫婉的語調介紹演出曲目。不一會兒,演員們身著漢服,彈箏吹簫、撞鐘敲...
織錦瀑布在伏龍橋東、橋庵電站大壩下。溢水沖瀉大壩,下垂萬條銀絲,遠望如銀珠垂簾,壯美亮麗,美不勝收。...
位于潁上縣湯店鎮,原名觀音廟,始建于道光二年(1822年)。公元1901年重建,因月朗風清之夜,寺廟周圍金光隱現,竹聲不絕于耳,人甚稱奇而得名。全寺由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兩座建筑群組成,大殿左右各有鐘樓鼓樓及彌勒佛石像,寺內有放生池、古圣水井、...
伍奢冢遺址位于安徽省利辛縣西北20公里,孫廟鄉廟李自然村東北500米,老母豬港南岸。遺址呈谷堆形,占地3萬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 積層為38米,冢下為18米,冢南100米處遣仍土城墻,東西長140米,基寬3米,高出地面半米許...
在淮南市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的古老園林,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龍湖公園。它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歷史較悠久而又較完整的國家園林之一,具有獨特的造園藝術風格,是我國古典園林的精髓和較珍貴的文物遺產。龍湖公園位于淮南市田家庵西北部,水面開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詞用來形容龍泉古寺再恰當不過了。龍泉古寺,地處安徽省肥東縣橋頭集鎮龍泉山腰,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勝。《古今圖書集成·廬州山川》載:山腰寺內有“龍泉”清澈縈流至山下,故曰龍泉山。寺內龍泉水常年保持18...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位于南陵縣南部,距縣城35公里。緊依318國道,交通方便。景區總面積近10平方公里,這里林木蔥郁,植被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奇花異草遍布,為地球同一緯度僅存的原始次生林。 這里峰巒起伏,與古碧山相望,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慕居于此...
卞和洞亦名抱璞巖、抱玉巖,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荊山。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采玉處,故名。洞由巨巖天然巧成, 石型圓潤,石表青翠。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澗、鳳凰池等多處勝跡。洞中可容數十人(根據現代人實際得知,實際只可容納十幾人),巖壁有“青螺...
松鶴堂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主人汪天賜是一個虔誠的信佛之人,所以,他建房子一改坐北朝南的習慣定制,把房屋“坐東朝西”而建,以表“面朝極樂,心向如來。”的心志。松鶴堂占地面積320平米,建筑面積460平米。整幢民居由主屋(正堂)、...
圣泉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627米。此峰兩端大,中間小,形如腰鼓,險不可攀。每當冬令,可見峰頂池水熱氣騰騰,足見峰頂有溫泉之說不為無據。據清康熙十三年《黃山志》記載:其頂有湯池,雖人不能到,但登鄰峰之巔遠望,可見“池中波浪騰沸”,從池中涌...
南塘是八公山中著名的風景勝地,它不光風景秀麗,而且千百年來還廣為流傳著宋太祖趙匡胤在南塘被圍困,打敗南唐政權,建立宋朝的故事。宋太祖趙匡胤是后周的大將,后周為了統一南方,推翻南唐李煜政權,挺進壽州,被李煜大將于洪圍困在南唐境內,內缺糧草,外...
升金湖,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曾稱生金湖,亦名深泥湖,位于東至、貴池境內,湖面總面積3421公頃,東南群山環抱,西傍丘陵崗地,北濱江淮洲圩,湖水清澈如鏡,沿湖煙樹迷蒙,一派江南水鄉好風光。升金湖自然保護區內氣候溫和,無霜期長,人...
張莊公園位于潁上縣謝橋鎮小張莊,距縣城20公里,始建于一九七八年,由小張莊村投資興建。一九九五年進行擴建改造,現占地面積為120畝。公園內花草茂盛,樹木蔥綠,四周壁畫人物栩栩如生,漢白玉雕婷婷玉立,彩光噴泉波光閃爍,樓臺亭閣古樸典雅,環境清...
鳳陽明古樓是我國比較大的鼓樓。它的結構、方向與其他鼓樓不同。一般鼓樓大多是南北方向,而鳳陽鼓樓卻是東西方向。鼓樓由臺基和殿樓兩部分組成。臺基正中間開三個門洞,中門略大,中上有朱元璋親書的“萬世根本”四個楷書大字。鳳陽明鼓樓又稱中都譙樓,位于...
雞籠山原名亭山,歷山,又名風臺山,位于和縣城西北25公里的巢寧公路北側。雞籠山群巒連綿,主峰海拔275米,頂冠巨石,狀若雞籠,群山環抱。
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有風林禪寺、花山、陡沿和如方山等景區。山上有“南天門”、“一線天”、“百歲缺”...
天井湖位于市區主干道長江西路北側,現為國家AA級景點,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連,湖中有井,名日天井。湖因井面得名,園以湖命名。
環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天井湖俗稱天鏡湖,清澈見底,波平如鏡,湖中有傳說“上通天,下通海...
望華禪寺位于五溪橋西頭,九華河西岸山丘上。明弘治時始建玩華亭,萬歷時期重建,更名“望華樓”。歷經興廢,至20世紀60年代末毀壞,現在的望華禪寺為近年重建。
望華禪寺內的“望華亭”寺外的宋代建造的“五溪橋”明代的狀元墓均是著名的九華古跡。...
“鳩茲”是安徽省蕪湖市的象征。古時蕪湖地勢低洼,是遍生“蕪藻”的淺水湖,盛產魚類,鳩鳥茲生,故名“鳩茲”。鳩茲古鎮位于蕪湖市經緯二路,主打傳統徽派建筑群,古鎮南北長1200米,東西寬500米,以扁擔河為界分為東西兩個板塊:
西側是靜態區域,...
查濟古村落,距涇縣縣城60公里。查濟村四面環山,周圍有四門(鐘秀門、平嶺門、巴山門、石門),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許河、石河)合一,穿村而過,跨河架有平橋、拱橋、洞橋若干。有元、明、清三代古民居100余幢。查濟村原有108座橋...
讓泉,原名玻璃泉。在瑯邪山醉翁亭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題滁州醉翁亭》贊其:“聲如自空落,瀉向兩檐前。流入巖下溪,幽泉助涓涓。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清康熙年間(1662—1722),知州王賜魁立碑泉側。泉水清澈寒例...
穎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安徽省阜陽市城西處,面積平方千米,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穎州西湖是我國唐宋時期著名的風景湖泊,北宋盛期與杭州西湖齊名,并稱“杭穎”,為我國四大名西湖之一。風景區內有眾多歷史人文內容,文壇巨子晏殊、歐陽修、呂公著、蘇軾等...
仙桃石,位于天柱山回獅峰東南的步道旁,高約10余米,周約30余米,上銳中豐下削,色澤殷赤。夕陽下,頂微現紅光,猶似熟透的山桃。...
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綿延30余公里,峰巒數百,距壽縣城北2.5公里,故當地稱之為北山。又因南臨淝水,北瀕淮河,峰巒錯峙,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發生于此,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典故流傳于世。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劉安篤好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