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
詞語解釋
利息[ lì xī ]
⒈ ?去除本金以外所增加的利錢。
例公債利息。
英interest;
⒉ ?財物。
例便撇了行李逃奔了去,以此得這些利息,實不敢害人。——《水滸傳》
英property; belongings;
⒊ ?收益。
例到了鄉下,連那葉子也不白扔。那一樁不是利息。——《兒女英雄傳》
英gain;
引證解釋
⒈ ?貸出本金所收取的子金。
引《漢書·谷永傳》“為人起債分利受謝” 唐 顏師古 注:“言富賈有錢,假託其名,代之為主,放與它人,以取利息而共分之。”
明 陸深 《<停驂錄>摘抄》:“司馬溫公 《救荒疏》謂富室有蓄積者,官給印歷,聽其舉貸,量出利息,候豐熟日,官為收索。”
茅盾 《林家鋪子》二:“她有三百元的‘老本’存在 林先生 的鋪里,按月來取三塊錢的利息。”
⒉ ?收益;收入。
引《北史·恩幸傳·劉騰》:“公私屬請,唯在財貨,舟車之利,水陸無遺,山澤之饒,所在固獲,剝削六鎮,交通底市,歲入利息以巨萬計。”
唐 沉亞之 《臨涇城碑》:“臨涇 地扼 洛口,其地絶饒利息。”
《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他的油比別人分外容易出脫。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喫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
國語辭典
利息[ lì xí ]
⒈ ?透過存款、貸款或投資等途徑,由母金所生的子金。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往一回,卻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人都拼死走這條路。」
《紅樓夢·第五六回》:「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兩銀子的利息。」
近息金
反本金
⒉ ?錢財。
引《水滸傳·第四三回》:「但有孤單客人經過,聽得說了黑旋風三個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這些利息,實不敢害人。」
英語interest (on a loan)?, CL:筆|筆[bi3]
德語Zins, Zinsen (S)?, Zinsen (S)?
法語intérêt (d'un prêt)?
※ "利息"的意思解釋、利息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昂貴的反義詞(áng guì)
光榮的反義詞(guāng róng)
知恩報恩的反義詞(zhī ēn bào ēn)
減弱的反義詞(jiǎn ruò)
合法的反義詞(hé fǎ)
上馬的反義詞(shàng mǎ)
下降的反義詞(xià jiàng)
聲援的反義詞(shēng yuán)
陸路的反義詞(lù lù)
自命不凡的反義詞(zì mìng bù fán)
能動的反義詞(néng dòng)
隱秘的反義詞(yǐn mì)
貸方的反義詞(dài fāng)
分開的反義詞(fēn kāi)
精華的反義詞(jīng huá)
取締的反義詞(qǔ dì)
不利的反義詞(bù lì)
涉獵的反義詞(shè liè)
不要的反義詞(bù yào)
殘酷的反義詞(cán kù)
貧民的反義詞(pín mín)
完整的反義詞(wán zhěng)
土著的反義詞(tǔ zhù)
舉不勝舉的反義詞(jǔ bù shèng jǔ)
隱約的反義詞(yǐn yuē)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