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ò zé
注音ㄗㄨㄛˋ ㄗㄜˊ
繁體作則
⒈ ?《禮記·哀公問》:“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⒈ ?本謂統治者的言行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樣。
引《禮記·哀公問》:“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鄭玄 注:“君之行雖過,民猶以為法。”
宋 曾鞏 《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制》:“以稱朕所以作則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宋 曾鞏 《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作則垂憲,克紹克類。”
明 無名氏 《玉環記·童兒暗毒》:“職居宰相,作則君民,何乃心地朦朧,黑白妍媸辯不真。”
1.你是班長,應以身作則,給同學做個榜樣。
2.一百十六、班主任難道不應該以身作則嗎?
3.他處處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為政治工作人員做出榜樣。
4.領導者重視什么,就強調什么并以身作則做到它。如果一個部門經理天天遲到,然后告訴他的員工按時上班多么重要,我相信沒有一個員工會發自內心相信他說的話。
5.讀書可以培養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
6.別看他在吃飯穿衣方面粗心大意,但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則是一絲不茍。
7.怎能從甜東西的種子長出來?在每個年齡上,性格都得轉變,父母的勸告不宜多,且須謹慎從事,以身作則才是唯一有效的勸告。
8.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如果他們尊重你、依賴你、他們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會同你合作。甘地
9.別看他在吃飯穿衣方面粗心大意,但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則是一絲不茍。
10.一個以身作則的領導者,才能得到屬下的敬佩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