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òu qǐng
注音ㄗㄡˋ ㄑ一ㄥˇ
繁體奏請
⒈ ?上奏請示;上奏請求。
⒈ ?上奏請示;上奏請求。
引《漢書·彭越傳》:“呂后 令其舍人告 越 復謀反。廷尉奏請,遂夷 越 宗族。”
《舊唐書·經籍志后序》:“及 隋氏 平 陳,南北一統。秘書監 牛弘 奏請搜訪遺逸,著定書目,凡三萬餘卷。”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眾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奏請開復。”
⒈ ?古代臣子向君王上奏建議、請示。
引《漢書·卷三四·彭越傳》:「呂后令其舍人告越復謀反。廷尉奏請,遂夷越宗族。」
《三國演義·第九回》:「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何為?」
1.或有多財善賈,奇才異能,創辦制造、機器、礦務、輪船、電報等局,或博聞強記,著書立說,均有益于國計民生者,當奏請朝廷給予匾額,以示鼓勵。
2.如康有為奏請成立制度局,外界本猜疑緊張,可維新派中少年得意者卻偏偏要大發議論,說某官可裁,某官宜去,已奏請皇上飭辦,即日便有圣旨下達云云。
3.可以常行,于法未礙,則為不應奏請可否之事,若陳乞差遣,自有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