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自性](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1275.png)
詞語解釋
自性[ zì xìng ]
⒈ ?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
⒉ ?個性;本性。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
引南朝 梁武帝 《凈業賦》:“既除客塵,又還自性。”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八:“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見自性,自性即如來。”
宋 楊圭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序》:“切以諸佛説法,不離自性,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誰佛剎?”
⒉ ?個性;本性。
引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必發揮自性,而脫觀念世界之執持。”
魯迅 《書信集·致宮竹心》:“寄《婦女雜志》的文章由我轉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竄,因為若一改竄,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國語辭典
自性[ zì xìng ]
⒈ ?佛教用語:(1)? 謂事物的本體、本質。(2)? 謂事物的存在狀態。
引《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云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
法語Soi (psychologie)?
分字解釋
※ "自性"的意思解釋、自性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修行完備的人在修煉時,遵從自性等的引導,從而成為一般人的榜樣,大家依照著同樣的模式去模仿。
2.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于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3.正理觀察是對事物有無自性進行分析,進行抉擇。
4.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愿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后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5.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愿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后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相關詞語
- zì jí自及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棄
- zì zhǔ自主
- zì zhuàn自傳
- zì xìng自性
- zì xìng自性
- zhān zhān zì xǐ沾沾自喜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zì dòng cí自動詞
- tè xìng特性
- shǔ xìng屬性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tán xìng彈性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zì mìng自命
- nán nán zì yǔ喃喃自語
- zì dǎ自打
- xìng néng性能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xìng fēn性分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zì lǐ自理
- zì jiā自家
- lǐ xìng理性
- zì wù wù rén自誤誤人
- yǐn xìng xìng zhuàng隱性性狀
- nán xìng男性
- yóu xìng油性
- zì shí qí yán自食其言
- zì yóu zì zài自由自在
- hé dōng xìng河東性
- wù xìng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