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語解釋
仗義執言
繁體仗義執言
⒈ ?憑據義理,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 范 名 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魯迅 《南腔北調集·又論“第三種人”》:“法國 的文藝家,這樣的仗義執言的舉動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義,說話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1.儲安平這種不顧私人恩怨的仗義執言的風格讓人敬佩。
2.那個候選人是個色厲內荏之人,他從來沒有勇氣為任何事業仗義執言。
3.儲安平這種不顧私人恩怨的仗義執言的風格讓人敬佩。
4.他為人正直,敢仗義執言。
5.今我國當創巨痛深之會,英、美皆作壁上觀,獨俄人仗義執言,邀同德、法,使日本還我遼東,復為我貸銀作保。
6.小文的爸爸是縣上的*記,為人正直,敢于仗義執言。
7.現在,也是他仗義執言,自己才獲得了表現自己的機會。
8.再說,對這樣的事件,你們當記者的仗義執言,也是職責所在。
9.傳說,他原是四川籍進士李元溥,因秉公執法,仗義執言,得罪了當朝*貴,辭官隱居于閩南深山古剎。
10.霍祺芬陪二太太從大少爺房里出來經過走廊,剛好看見這一幕,每次看到三太太囂張跋扈欺負別人的時候,她都忍不住仗義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