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語解釋
仗義執言
繁體仗義執言
⒈ ?憑據義理,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 范 名 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魯迅 《南腔北調集·又論“第三種人”》:“法國 的文藝家,這樣的仗義執言的舉動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義,說話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1.時機到仗義執言,觀音出名駝授首。
2.儲安平這種不顧私人恩怨的仗義執言的風格讓人敬佩。
3.今我國當創巨痛深之會,英、美皆作壁上觀,獨俄人仗義執言,邀同德、法,使日本還我遼東,復為我貸銀作保。
4.沈伯伯,謝謝,我會堅持下去的,早朝間大興文字獄的時候,尚有追求正義之士仗義執言,何況現在這么好的政治環境呢,您放心吧。
5.妖俠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妖族之中的俠士,就是仗義執言拯救世界的大俠。
6.馬飛作為郭家三長老馬云的孫子,平時為人豪爽大方,仗義執言,一直很對郭飛宇的胃口,加上三長老一直支持郭嘯天,因此兩人的關系也是非常的鐵。
7.南宮云本以為能入議事廳的都是一丘之貉,沒想到獨有青云子一人敢仗義執言,當真令得南宮云對其刮目相看。
8.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少數人大代表不能正確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不能忠實地代表人民的意志,關心群眾的疾苦,為人民群眾仗義執言。
9.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10.傳說,他原是四川籍進士李元溥,因秉公執法,仗義執言,得罪了當朝*貴,辭官隱居于閩南深山古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