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ng xué liáng
注音ㄓㄤ ㄒㄩㄝˊ ㄌ一ㄤˊ
繁體張學良
⒈ ?(1901- )國民黨愛國將領。字漢卿,奉天海城(今屬遼寧)人。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1928年張作霖死后繼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通電全國宣布服從南京國民黨政府。曾任國民黨政府委員、陸海空軍副總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執行蔣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6年4月與紅軍達成聯合抗日協議。12月12日與楊虎城一起發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進行“兵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陪蔣飛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臺灣。
1.在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2.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
3.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一去不復返,于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之后便揭開了千古遺恨的悲劇序幕。
4.昨日上午10時許,46歲的張學良侄子張閭實先生來到沈陽市皇姑區三洞橋悼念祖父張作霖,并宣讀了祭文。
5.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6.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7.8月16日,接到張學良轉來的蔣介石發的電報,主要內容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希轉飭遵照執行。
8.在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9.該香煙直接以此國難日為牌名,以警醒中國人,而煙標副版為少帥張學良將軍身披戎裝的手繪肖像,其神態威嚴目光炯炯有神,似已做好保家衛國的一切準備。
10.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一去不復返,于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之后便揭開了千古遺恨的悲劇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