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á tǐ
注音ㄗㄚˊ ㄊ一ˇ
繁體雜體
⒈ ?指詩(shī)、文字、書法等的各種變體。
⒈ ?指詩(shī)、文字、書法等的各種變體。
引《法書要錄》卷三引 唐 李嗣真 《書品后》:“右軍(王羲之 )若草行雜體,如清風(fēng)出袖,明月入懷?!?br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shī)話·詩(shī)體》:“風(fēng)、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shī)。”
黃侃 《論文字制造之先后》:“此二文,或象形,或指事,又非前之半字比;今為定其名,曰雜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