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tú
注音ㄩˊ ㄊㄨˊ
繁體輿圖
⒈ ?地圖(大多指疆域圖)
例御史秦輿地圖。——《史記·三王世家》。索隱:“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
陛下車駕長(zhǎng)驅(qū)直搗幽州,取蕭后輿圖以歸。——《楊家將演義》
英map;
⒉ ?指疆域;疆土。
例輿圖之廣,歷古所無(wú)。——《新元史·世祖紀(jì)》
竊恐輿圖日蹙,天下非復(fù)趙家之有矣。——《平妖傳》
英territory;
⒈ ?疆土;土地。
引北周 庾信 《齊王進(jìn)白兔表》:“臣聞?shì)泩D欲遠(yuǎn),則玉虎晨鳴;轍跡方開,則銀麞入貢。”
宋 陸游 《書事》詩(shī):“聞道輿圖次第還, 黃河 依舊抱 潼關(guān)。”
《中國(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惟思天命方新,四海漸歸真道;輿圖日廣,萬(wàn)方定必觀光。”
⒉ ?地圖。參見“輿地圖”。
引清 馬廷櫆 《荊卿故里》詩(shī):“一卷輿圖計(jì)已麤,單車竟入虎狼都。”
《清史稿·天文志一》:“圣祖 親釐象數(shù),究極精微,前后製新儀七,測(cè)日月星辰,則窮極分秒;度輿圖經(jīng)緯,則徧歷幅隕。”
⒈ ?疆土、疆域。
引宋·陸游〈書事〉詩(shī):「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guān)。」
《元史·卷七·世祖本紀(jì)四》:「輿圖之廣,歷古所無(wú)。」
⒉ ?描繪地球表面狀態(tài)的圖幅,即地圖。
1.大兵壓境,大勢(shì)所趨,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造其家口冊(cè)籍,繪具輿圖”,主動(dòng)向中央和平移交政權(quán),帶著子孫回江西祖籍立戶,溪州土司制度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