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yǐ dāng shí
注音一 一ˇ ㄉㄤ ㄕˊ
成語解釋
一以當十
繁體一以當十
⒈ ?一人可抵過十人。形容斗志旺盛。一個相當于十個。形容人的地位高或事物的價值高、質量優。
⒈ ?一人可抵過十人。形容斗志旺盛。按,《戰國策·齊策一》有“一而當十”、《吳子·料敵》有“一可擊十”之語。
引《史記·項羽本紀》:“及 楚 擊 秦,楚 戰士無不一以當十, 楚 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三國志·魏志·典韋傳》:“時 韋 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
⒈ ?一個人抵得上十個人。比喻英勇無敵。
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三國演義·第三〇回》:「紹軍雖多,不足懼也,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
1.一日夜里,為掩護兩名戰士,被一個排的敵人圍住,他一以當十,槍打死,匕首捅死共十四個敵人,最后中彈倒下了。
2.來錢之快,與爬格子相比,簡直一以當十、一以當百……蹩腳字?賣得掉?幫幫忙!土老板們錢多人傻,買個名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