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

詞語解釋
一聽[ yī tīng ]
⒈ ?一一傾聽。初聽。完全聽憑。指完全聽信。
引證解釋
⒈ ?一一傾聽。
引《韓非子·八經》:“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
陳奇猷 集釋:“《內儲説上篇》‘一聽’節:齊湣王 聽竽,好一一聽之。是一聽,即一一聽之。一一聽之者,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
⒉ ?初聽。
引南朝 齊 謝朓 《冬緒羈懷》詩:“一聽春鶯喧,再視秋鴻沒。”
宋 蘇軾 《南堂》詩之三:“一聽南堂新瓦響,似聞東塢小荷香。”
⒊ ?完全聽憑。
引《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須赴闕比試藝業施行,愿歸俗者一聽自便。”
梁啟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無國會而一聽現政府之實行姿虐,不負責任,則有死無生,其勢已洞若觀火。”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今姑且寄奉,可用與否,一聽酌定。”
⒋ ?指完全聽信。
引《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 曹操 驅眾南侵,和與戰二策,主公不能決,一聽於將軍。”
國語辭典
一聽[ yī tìng ]
⒈ ?完全聽任。
引明·鄭成功〈與荷蘭守將書〉:「余嚴飭將士,秋毫無犯,一聽貴國人民之去。」
分字解釋
※ "一聽"的意思解釋、一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到山區看一看,調查一下普通農家的生活標準,聽一聽小家碧玉唱的山歌,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2.一個人的膽子大,才能有作為;畏怯的人,懦弱的人,他雖然沒有身臨其境的危險,但只要一聽到人家的恐嚇言語,早已嚇得不知所措,試問這樣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樹呢?卡耐基
3.他負案在逃,賊人膽虛,一聽到警笛聲便心驚肉跳。
4.只要一聽到音樂開始召喚,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5.楊廷甲一聽是張樹儉的電話,急急忙忙穿了衣服,睡眼惺忪、迷迷瞪瞪地出了門。
6.黑狗一聽這醉醺醺中年男子的話語,面色一沉,當即是黑狗身子猛捷一動,一把匕首就二話不說直接朝著醉醺醺的中年男子快速猛地刺了過去。
7.一聽說外孫遇難,他禁不住老淚縱橫。
8.我已經完全適應了他的自言自語,根本不用打斷自己的思緒,一聽到他說完了我就可以不假思索地發表一些正中他下懷的評論意見。
9.只消一聽無兄無弟,人們便條件反射般地這樣想道:這小子是獨生子,一定受父母溺愛、體弱多病、極端任性。而這種千篇一律的反應使我相當厭煩和受刺激。但真正使少年時代的我厭煩和受刺激的,是他們所說的完全屬實。不錯,事實上我也是個被溺愛的體弱多病的極端任性的少年。
10.一聽說要數學測驗,小趙立刻變得愁眉苦臉了。
相關詞語
- yī bù一部
- tīng shuō聽說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頭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shōu tīng收聽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tīng shuò聽朔
- tīng lì聽力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會兒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ī kuài一塊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