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sù
注音一 ㄙㄨˋ
⒈ ?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喻物之細微渺小。
⒈ ?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
引《淮南子·天文訓(xùn)》:“律之?dāng)?shù)十二,故十二蔈而當(dāng)一粟,十二粟而當(dāng)一寸……其以為量,十二粟而當(dāng)一分,十二分而當(dāng)一銖,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
⒉ ?喻物之細微渺小。
引宋 歐陽修 《憎蚊詩》:“惟爾於其間,有形纔一粟。”
宋 蘇軾 《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但恐太倉一粟,無濟于事。”
1.他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猶如滄海一粟。
2.人在世界上,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3.對于世界而言,你或許只是一個人,一份滄海一粟;但對于我,你卻是整個世界……
4.滄海一粟的恍惚中,生命就結(jié)束在神明的俯視下。笛安
5.驕傲的人,實在是無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滄海一粟……。
6.和無限的宇宙相比,我們只是滄海一粟。
7.個人的成績在整個社會建設(shè)中只是滄海一粟。
8.雖然在您無數(shù)的神跡中,他的故事就像滄海一粟般顯得這么微不足道,但對我而言,卻意義重大。
9.蕓蕓眾生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
10.我們個人做出的任何成績,和偉大的革命事業(yè)相比,都只不過是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