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 zhēn qīng
注音一ㄢˊ ㄓㄣ ㄑ一ㄥ
繁體顏真卿
⒈ ?(709-785)唐代書法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進士。封魯郡公,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李希烈叛亂,被害。世稱“顏魯公”。工文詞,尤善書法。楷書雄渾,人稱“顏體”,與柳公權并稱“顏柳”。亦工行書。有碑刻《多寶塔碑》、《顏勤禮碑》及書跡《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顏魯公集》。
⒈ ?人名。(西元708~784)?字清臣,唐臨沂人,為名書法家。玄宗時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倡義討賊,肅宗時,亂平,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德宗時李希烈反,受命前往慰諭,為所縊殺,卒贈司徒,謚文忠。真卿博學工詞章,善書法,筆力勁拔,雄渾莊重,與柳公權并稱顏柳。后人輯有《顏魯公文集》。
1.書法楷字宗顏真卿,草書學懷素,特喜作臂窠大字,龍騰虎躍,甚有氣勢。
2.老江時評的風格給我的感覺,就像顏真卿的楷書,敦厚豐滿而又入木三分,法度謹嚴而又廉而不劌,蔚然大家而又平易近人。
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4.接著沈復來到了父親沈正的休息之處,看著老父正在握管書寫顏真卿昔日的祭侄文稿,方正大氣,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