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
詞語解釋
須彌山[ xū mí shān ]
⒈ ?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⒉ ?指喜馬拉雅山。康有為有《望須彌山云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引證解釋
⒈ ?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 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 印度 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 帝釋天 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引《釋氏要覽·界趣》:“《長阿含》并《起世因本經》等云:四洲地心,即 須彌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鐵圍山,周迴圍繞,并一日月晝夜回轉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釋氏書言, 須彌山 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
《封神演義》第七三回:“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 須彌山 下藏。”
清 昭槤 《嘯亭續錄·佛言須彌山》:“佛經言 須彌山 高數萬由旬,日月繞山周行,為其峯影所蔽,遂分晝夜。”
亦省稱“須彌”。 宋 蘇軾 《觀湖》詩之一:“須彌 有頂低垂日, 兜率 無根下戴鼇。”
清 姚鼐 《題<四更山吐月圖>》詩:“環海世界中 須彌,光明隱蔽行兩規。”
⒉ ?指 喜馬拉雅山。康有為 有《望須彌山云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國語辭典
須彌山[ xū mí shān ]
⒈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咸海,咸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分字解釋
※ "須彌山"的意思解釋、須彌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我獨坐在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
2.非銅非鐵亦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仙亡,陷仙四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金仙血染裳。許仲琳
3.悠悠晨鐘,沉沉暮鼓,須彌山沐浴在縹緲云氣之中,從初升的旭日到傍晚的殘霞,天際風云變幻,白云蒼狗滾滾而過,時光終究不曾為任何人而停留。
4.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過你。漸悟也要,頓悟也罷。世間事除生死,那一件事不是閑事。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
5.若三千大千世界內,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須彌山及鐵圍山,能令搖動;又令碎如微塵,其中眾生,悉令發無上菩提心。
6.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7.煩惱被快樂驅逐,郁悶被輕松取代。一路心情趨近蔚藍,笑容越發清新自然。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旅途的奧妙,從你安排行程的那刻已然展露。
8.我被俗世隱瞞,轉身時又被自己撞倒。從莫須有得罪名起步,行色簡單,心術復雜,這時戀人們騰出最敏感的地方,供我痛心。而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
相關詞語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zhú jié xū竹節須
- zhōng shān中山
- xiē xū些須
- xū suǒ須索
- shān lù山路
- shān xī山西
- bì xū必須
- tǔ shān土山
- xiāng shān香山
- mí hé彌合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wū shān shān mài巫山山脈
- shān mù山木
- zuò shí shān kōng坐食山空
- tiān píng shān天平山
-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
- huán dōng shān還東山
- ēn shān yì hǎi恩山義海
- xū xiē須些
- shān lǐ hóng山里紅
- shān gǔ山谷
- lǐ shān里山
- yàn shān shān mài燕山山脈
- cuō hé shān撮合山
- qīng shān青山
- yīn shān shān mài陰山山脈
- qīng cǎo shān青草山
- shān dōng dà xué山東大學
- shè xiāng shān麝香山
- xū yào須要
- tán píng shān譚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