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ǎn guān
注音ㄒㄨㄢˇ ㄍㄨㄢ
繁體選官
⒈ ?古代稱主管銓選的官,指吏部。
⒉ ?指聽候吏部選任官職。
⒈ ?古代稱主管銓選的官,指吏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韓康伯 ﹞母 殷 ……語 康伯 曰:‘汝若為選官,當(dāng)好料理此人。’ 康伯 亦甚相知。
引韓 后果為吏部尚書。”
《梁書·范云傳》:“及居選官,任守隆重。”
宋 韓琦 《論青苗》:“如不愿請(qǐng)領(lǐng),即具結(jié)罪狀,入馬遞申,以憑選官曉諭。”
⒉ ?指聽候吏部選任官職。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他母親姓 白,是個(gè)京師人,當(dāng)初 徐 家老爺在京選官,,娶了來家的。”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 道是選官須得使用纔有好地方,只得把膏腴之產(chǎn)盡數(shù)賣掉……只靠著女壻選官之后,再圖興旺,所以毫不吝惜。”
⒈ ?銓選官吏。
⒉ ?主管銓選的官吏,如舊日的吏部。
引《梁書·卷一三·范云傳》:「及居選官,任守隆重。」
1.在書寫漢代歷史最光彩奪目的篇章的過程中,他大膽改革選官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并知人善任,使得各方面人才風(fēng)起泉涌,極一時(shí)之盛。
2.在書寫漢代歷史最光彩奪目的篇章的過程中,他大膽改革選官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并知人善任,使得各方面人才風(fēng)起泉涌,極一時(shí)之盛。
3.劉宏沉吟道,對(duì)于目前仍以察舉選官為主的帝國來說,還不到推行科舉的時(shí)候,這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就是帝國今后的棟梁,不能任由他們飛鷹走馬地在家荒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