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
注音ㄒ一ˋ ㄈㄥ ㄅㄨˇ 一ㄥˇ
成語解釋
系風捕影
繁體繫風捕影
⒈ ?參見:系風捕影,系風捕影。
⒈ ?比喻事情虛妄無據或難以辦到。參見“捕風捉影”。見“係風捕景”。
引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三》:“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捕影,終不可得。”
《漢書·郊祀志下》作“繫風捕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又北過 南昌縣 西﹞有二崖,號曰 大蕭、小蕭,言 蕭史 所游萃處也。 雷次宗 云:‘此乃繫風捕影之論。’”
宋 蘇軾 《答謝民師書》:“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讀<論語>》:“夫門人疑一貫之説,如繫風捕影之難,而 曾子 斷斷然以忠恕盡之。”
⒈ ?如風不可系,影不可捕。形容事物虛妄,沒有事實根據。北魏·酈道元也作「系風捕景」。
引《水經注·贛水注》:「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游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風捕影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