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散

詞語解釋
閑散[ xián sǎn ]
⒈ ?清閑而又無管束。
英free and at leisure;
⒉ ?閑著不使用的。
例閑散資金。
英unused; idl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閑散”。
⒉ ?清閑少事。多指官職或衙門。
引《宋書·孔覬傳》:“初, 晉 世散騎常侍選望甚重,與侍中不異,其后任職閑散,用人漸輕。”
唐 元結 《漫酬賈沔州》詩:“天子許安親,官又得閒散。”
元 馬致遠 《陳摶高臥》第三折:“先生若肯做官,寡人與先生選一個閒散衙門,除一箇清要的官職。”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二:“自九卿外,三品者多在閒散地,如太常、太僕、光祿卿、京兆尹之類。”
⒊ ?引申為無關緊要的或無關緊要之處。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或微言美事,置於閑散,是綴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三折:“我急慌里著些閒散話兒遮。”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葛長庚 詞,一片熱腸,不作閒散語,轉見其高。”
⒋ ?悠閑自在。
引唐 高適 《淇上別劉少府子英》詩:“近來住 淇 上,蕭條惟空林。又非耕種時,閑散多自任。”
宋 蘇軾 《無題》詩:“誓將閑散好,不著一行書。”
《儒林外史》第四回:“我是個閑散慣了的人,不耐煩作這些事!”
沙汀 《防空》:“那老頭子一生從沒有閑散過,就在暮年,他還是在農會會長的位置上咽氣的。”
⒌ ?謂消閑散心。
引《平山冷燕》第七回:“聞知 閔子廟 不遠,遂步入廟中來閑散。”
克非 《春潮急》十九:“聽 李克 要找她爹,便忙引到屋后的梨園里。老漢在那兒閑散。”
⒍ ?清 代稱未授官職的 滿 族人。
引《清會典·八旗都統·戶口》:“每戶書氏族官爵,無職者曰閒散某,備載其父兄子弟。”
《清史稿·世宗紀》:“﹝ 雍正 ﹞三年乙巳春正月癸丑,詔以 固安 官地二百頃為井田,遣八旗閑散受耕。”
⒎ ?閑著不使用的(指人員或物資等)。
例如:各地人事部門廣開才路,錄用社會上閑散的專業技術人員。
如:吸收閑散資金是銀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國語辭典
閑散[ xián sǎn ]
⒈ ?清閑少事。
引唐·元結〈漫酬賈沔州〉詩:「天子許安親,官又得閑散。」
《三國演義·第一〇四回》:「自謂才名宜為孔明之副,嘗以職位閑散,怏怏不平,怨謗無已。」
反繁忙
分字解釋
※ "閑散"的意思解釋、閑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至職如蒙鈞座鑒宥,畀以閑散名義,派在大本營奔走效力,謹當竭其綿薄,以報高厚,抗戰期間,決不敢偷安旦夕也。
2.壓力是棵墻頭草,你若強來它就倒。壓力無需掛嘴邊,等閑視之平常心。忙里偷閑舒筋骨,生活規律莫閑散。簡化生活及欲望,順其自然少煩惱。
3.沒有通盤籌劃和妥善安置、耐心說服,突然下令裁去一大批閑散衙門和冗員。
4.一朵朵月季迫不及待地展露她們的美麗的笑顏,迎著艷陽,迎著細雨,和身邊悠閑散步的和風愉快地打著招呼.
5.帶著寵物們去崇明濕地閑散地度過周末,想必是許多城里人所夢寐以求的。
6.夏日時節,方山縣北川河畔楊柳依依、綠草如茵,成了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7.兩人見他身處狂風旋流之中,竟意態閑散、安如泰山,不禁大為欽佩,當下贊嘆道:“宮主神通莫測絕倫,當真令人佩服。
8.鮮花迫不及待地展露她們的美麗的笑顏,迎著艷陽,迎著細雨,和身邊悠閑散步的和風愉快地打著招呼。
9.這個夏天,我原本希望雜愛慵懶閑散的時光流逝中為自己裹上一層冷漠卻堅強的外殼,而匆匆了結剩余地無奈的時光,一并逃避這個并不流行感動的時代,然而卻是那一次意想之中的定格將我從生活的匣子里解救出來。
10.光山縣上官崗村把分散的坑洼不平的高崗地、坡耕地、閑散地,集中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統一進行土地綜合整治,把不毛之地治理成了連片的高產穩產糧田。
相關詞語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jīng sàn驚散
- xián jì閑寂
- sàn huì散會
- xiāo sàn消散
- xián dǎ yá閑打牙
- xiū xiū sàn休休散
- yě cǎo xián huā野草閑花
- xián lǐ huì閑理會
- sè sàn色散
- sàn bù散步
- fēn sàn分散
- xián xián嫌閑
- xián qíng yì qù閑情逸趣
- sàn gū散估
- sàn huǒ散伙
- sǎn zhí散職
- sàn shǒu zhàng散手仗
- suǒ sàn瑣散
- xiāo xiāo xián xián消消閑閑
- xián chóu閑愁
- xián xiá閑暇
- yǒu xián有閑
- sōng sǎn松散
- bāng xián幫閑
- mí lù xián rén麋鹿閑人
- xián wěi閑頠
- sàn shèng散圣
- sàn dì散地
- sàn chǎng散場
- xián yú閑余
- xián wèi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