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guò
注音ㄒ一ㄤ ㄍㄨㄛˋ
繁體相過
⒈ ?謂太陽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半。
⒉ ?互相超越。
⒊ ?互相往來。
⒈ ?謂太陽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半。
引《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
杜預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長短極,故相過。”
楊伯峻 注:“談遷 《國榷》引 明 李天經 曰:‘太陽行黃道中線,迨二分而黃道與赤道相交,是為同道。二至則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是謂相過。’”
⒉ ?互相超越。
引《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文子·自然》:“如此即萬物一齊無由相過。”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
⒊ ?互相往來。
引《商君書·兵守》:“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漢 張衡 《西京賦》:“若夫 翁伯、濁、質、張里 之家,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東京 公侯,壯何能加!”
唐 韓愈 《長安交游者贈孟郊》詩:“親朋相過時,亦各有以娛。”
⒈ ?接連而過。
引《文選·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⒉ ?拜訪。
引《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今遣騎致鄴,故使枉道相過。」
⒊ ?移動。
引《燕丹子·卷下》:「武陽大恐,兩足不能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