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àn chéng
注音ㄒ一ㄢˋ ㄔㄥˊ
繁體縣丞
⒈ ?官名。始置于戰國,秦漢治置,典文書與倉獄,是縣令的主要助手。以后歷代皆置。職責略有不同。
英assistant of county magistrate;
⒈ ?官名。 秦 漢 于諸縣置丞,以佐令長,歷代因之。
引《漢書·景帝紀》:“縣丞,長吏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縣丞》:“《史記·商君傳》曰:‘ 鞅 令邑聚為縣,置令 丞。’縣丞, 秦 官也。”
清 袁于令 《西樓記·群嘬》:“我是 錢縣丞。領帶巡兵十數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一個姓 袁 的知縣,從前還做過 上海 縣丞的。”
王家棫 《世家》:“他的父親,大家都叫他四老爺,是 同治 初年的拔貢,后來當了一任 浙江 富陽縣 的縣丞。”
⒈ ?職官名。位次于縣令,漢時每縣各置丞一人,以輔佐令長,后雖有變革,但歷代沿置,迄于清末。
1.原本老曹做為縣丞,每月不光有點祿米孝敬,每年還能兼并個百來畝田地,那時曹家還有個1千多金,5萬石存糧。
2., 大人果然明察秋毫,此縣縣丞童大范枉法徇私,中飽一已之私,全然不顧百姓死活,下官已將他就地正法,以顯大人之威。
3.噩耗傳來,黃縣丞又氣又怒,親自跑到賀縣令面前告狀訴冤。
4.膠縣的衙門,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筑,雄偉的大殿是審案的地方,審案大堂后面的有個別致的小樓,小樓里有縣令、縣丞、功曹等縣里的主要官員。
5.二百零五、后晌我去拜托黃縣丞,請黃老幫忙,兩個月后北方貨商南下,助你返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