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詞語解釋
臥龍[ wò lóng ]
⒈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杰出人才。
例諸葛孔明者,臥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引證解釋
⒈ ?喻隱居或尚未嶄露頭角的杰出人材。
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徐庶 ﹞謂 先主 曰:‘ 諸葛孔明 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
《晉書·嵇康傳》:“﹝ 鐘會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 嵇康 為慮耳。’”
唐 溫庭筠 《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之一:“粉署見飛鵩,玉山猜臥龍。”
清 陳之遴 《北固山》詩:“飲馬幾回虛割據,臥龍從古混漁樵。”
⒉ ?《漢書·王章傳》:“章 為諸生學 長安,獨與妻居。
引章 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顏師古 注:“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
后因亦以“臥龍”指貧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詩:“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⒊ ?形容山勢綿延起伏。
引唐 錢起 《賦得歸云送李山人歸華山》:“蓋影隨征馬,衣香拂臥龍。”
明 高啟 《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詩:“左招舞鳳來百里,右顧臥龍橫半州。”
⒋ ?形容樹木或樹根盤曲之狀。
引北周 庾信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宋 梅堯臣 《寄許越州》詩:“臥龍生茗舌,鼓角催新陽。”
國語辭典
臥龍[ wò lóng ]
⒈ ?睡臥的龍。
引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⒉ ?比喻隱居而未顯達的曠世奇才。
引《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
《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分字解釋
※ "臥龍"的意思解釋、臥龍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云頭齊擁劍門上,峰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2., 那個不可一世的霸王,也有方寸大亂之時,踉蹌坐倒在舒背臥龍扶手椅上,只是容顏略增添出些許詭異險詐的憤恨,但應不失他飛揚跋扈、氣焰囂張本色。
3.其他的二三流武俠小說家蕭逸、臥龍生、曹若冰、諸葛青云、柳殘陽、云中岳之類的作品,也跟著蜂擁而至。
4.那個不可一世的霸王,也有方寸大亂之時,踉蹌坐倒在舒背臥龍扶手椅上,只是容顏略增添出些許詭異險詐的憤恨,但應不失他飛揚跋扈、氣焰囂張本色。
5.長城很長是盤旋在祖國沃土上的臥龍,守衛著祖國的邊疆,亦守衛著愛國者心中的那塊凈土。
6.起初我看的是武俠,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倪匡臥龍生,本本拜讀,愛不釋手。
7.冬天,幾乎所有的樹木都已經變得只有盤虬臥龍的枝干,一點綠色都沒有的。不過一位威嚴的強者,對這只是輕蔑的一笑,那就是松樹。任憑那冬風怎樣吹,他仍然佇立在那,絲毫不動搖。
8.似乎這里真有臥龍盤踞一樣,雖然谷底敞天而開,然而昨天的大雪之下也只有少數的幾朵雪花落入此地,地面稍有見白。
9.來到喀納斯,林海雪原中更已是一片白茫茫,那著名的月亮灣、神仙灣、臥龍灣的藍綠湖水亦一律被冰封,只能大概從形狀上瞥見其獨特的風采。
10.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
相關詞語
- huǒ lóng火龍
- mù wò目臥
- lóng dōng龍東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lóng zhū龍珠
- ní lóng尼龍
- yú lóng bǎi biàn魚龍百變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lóng wáng龍王
- hé lóng合龍
- yú huà lóng魚化龍
- wò lóng臥龍
- wò lóng臥龍
- biàn sè lóng變色龍
- shén lóng神龍
- jīn lóng金龍
- jiāo lóng交龍
- shā lóng沙龍
- fēi lóng飛龍
- kǒng lóng恐龍
- lóng téng龍騰
- hēi lóng黑龍
- lóng tóu龍頭
- lóng dùn龍盾
- lóng fèng龍鳳
- gǔ lóng古龍
- zhàng huà lóng杖化龍
- lóng biàn龍變
- lóng kǒu龍口
- huáng lóng qí黃龍旗
- tuō fèng pān lóng托鳳攀龍
- fēng lóng zhèn風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