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
注音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
成語解釋
吞舟之魚
繁體吞舟之魚
⒈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⒈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引《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
《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漢書·酷吏傳序》:“漢 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嚴復 《論世變之亟》:“吾頓八紘之網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魚,而已暴鰓斷鰭,頽然老矣。”
⒈ ?能吞舟的大魚。語出。
引《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后比喻犯大罪的人。《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樸,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1.過去由于法制不夠健全,使得有些對人民犯了大罪的吞舟之魚居然漏網了。
2.過去由于法制不夠健全,使得有些對人民犯了大罪的吞舟之魚居然漏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