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
詞語解釋
天馬[ tiān mǎ ]
⒈ ?駿馬的美稱。
⒉ ?傳說中獸名。
⒊ ?神馬。
⒋ ?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⒌ ?螳螂的別名。
引證解釋
⒈ ?駿馬的美稱。
引《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云‘神馬當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云。”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
唐 王維 《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 黃龍 飲,從西天馬來。”
⒉ ?傳說中獸名。
引《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里,曰 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⒊ ?神馬。
引《漢書·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云,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在,龍為友。”
《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
明 劉基 《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
⒋ ?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引《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
⒌ ?螳螂的別名。
引《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漢 高誘 注:“螳蜋,一曰天馬。”
《爾雅翼·釋蟲二》:“螗蜋(螳螂)…… 許叔重 又云:世謂之天馬。蓋驤首奮臂,頸長而身輕,其行如飛,有馬之象。”
國語辭典
天馬[ tiān mǎ ]
⒈ ?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產之良馬,后凡駿馬亦稱之。
引《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及得大宛汗血,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
《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
⒉ ?天帝所乘的神馬。
引《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⒊ ?神話傳說中的怪獸。
引《山海經·北三經》:「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⒋ ?螳螂的別名。參見「螳螂」條。
引《呂氏春秋·仲夏紀》漢·高誘注:「螳螂,一曰天馬。」
⒌ ?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引《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
分字解釋
※ "天馬"的意思解釋、天馬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10日上午,外出2天的林大爺回到位于臺江區天馬新村的家,發現家門口滿桶的石灰水,又特意下樓,拉住正在1樓清洗的小區保潔員胡順英質問道。
2.雖然不可思議,可這笑話卻是又滑稽有趣的很,讓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這朱子明的思維簡直是天馬行空,讓人琢磨不透,眾人拍案稱奇,對他的佩服是無以復加。
3.小明的作文如同天馬行空,大家都看不明白。
4.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5.有人說,韓喬生對解說事業的最大貢獻在于發明了“意識流解說法”,充分襯托和渲染比賽場面的意境,引導觀眾天馬行空地跟他一起進入異世界暢游。
6.盡管這只是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但是這種負面訊息還是被大腦儲憶。
7.這個辯論家的口才極好,說起話來行云流水,天馬行空。
8.我用了很多時間,了解做音樂的竅門,不過"誠實"而已。所有涵括在內的辛勞,所有聞聽衍生的樂趣都由此來,隨之去,而天馬行空,而變化無窮。
9.天生藝術氣質,思想新穎,不按排理出牌,又極懂穿衣打扮,常有一堆天馬行空式的狂妄理論,在別人眼里就是一個顯眼的特殊份子,當然這也是他們魅力所在。
10.有時去跑跑步。喜歡跑步,喜歡傾聽耳邊的啾啾蟲鳴;喜歡耳邊的習習涼風;喜歡思想的天馬行空;喜歡跑步時的大汗淋漓;喜歡意自由而急促的呼吸;喜歡沖刺時的感覺和喜悅。
相關詞語
- yī tiān一天
- gǎi tiān改天
- èr mǎ二馬
- luó mǎ羅馬
- tiān mǎ天馬
- tiān mǎ天馬
- tiān xià天下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tiān tǐ天體
- mǎ lì馬力
- tiān shǐ天使
- yuè guāng mǎ月光馬
- wú fǎ wú tiān無法無天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mǎ bā èr馬八二
- dōng tiān冬天
- xià tiān夏天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mǎ kè馬克
- tiān mìng天命
- bǎo mǎ寶馬
- cè mǎ策馬
- tiān kōng天空
- tiān shēng天生
- tiān é天鵝
- tiān nián天年
- tiān gān天干
- tiān píng天平
- pǐ mǎ匹馬
- chuò lù mǎ綽路馬
- mǎ chē馬車
- sè tiān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