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

詞語解釋
司馬遷[ sī mǎ qiān ]
⒈ ?(公元前145/前135—?)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早年游歷各地,遍訪民間風俗,采集傳說。初任郎中,后繼父任太史令,得讀國家藏書。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唐都等人改定太初歷。漢將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率軍投降。司馬遷因為之申辯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記傳體通史。其書傳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對后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英Sima Qian;
國語辭典
司馬遷[ sī mǎ qiān ]
⒈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生于龍門,年輕時游歷宇內,后以四十二歲之齡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并承遺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后為中書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書(后稱《史記》)?,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言,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記又為正史之宗,故后世稱司馬遷為「史遷」。又《漢書藝文志》載有所著之賦八篇,今僅見悲士不遇賦。
分字解釋
※ "司馬遷"的意思解釋、司馬遷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
2.還有一種,就是像司馬遷的尊重史實不急不慢的,一絲不茍的,我覺得肖澤穎兼容了李白和司馬遷的這種風格吧。
3.司馬遷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文學家。
4.我倒是覺得柯林伍德所說的“身臨其境”研究法頗有道理,讓我想到司馬遷“行萬里路”的經歷。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司馬遷
6.在項羽的自身個性對比上,司馬遷也是用不同筆調加以渲染,時而言語嘔嘔,時而叱咤喑嗚。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
8.司馬遷把這一歷史性的壯舉形象地描繪為“鑿空”.
9.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0.一百零五、如果司馬遷不堅持下去,怎么會有流芳千古的史記;如果曹雪芹不堅持下去,怎么會有令人悲慨的紅樓一夢;如果李時珍不堅持下去,怎么會有醫學著作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