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zuò
注音ㄕㄨˋ ㄗㄨㄛˋ
⒈ ?《禮記·樂記》:“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述,傳承;作,創新。后用以指撰寫著作。
⒉ ?指著作,作品。
⒈ ?述,傳承;作,創新。后用以指撰寫著作。
引《禮記·樂記》:“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
《后漢書·班彪傳》:“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公自幼及長,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書>序》:“讀者知其網羅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⒉ ?指著作,作品。
引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
章炳麟 《秦獻記》:“秘書私篋,無所不燒;文學述作,無所不禁。”
⒈ ?論述與創作。
引《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1., 圖片來自臺媒中新網10月10日電臺中市一名沉溺*博電玩的蔡姓男子,自知法網難逃,9日帶著《我要自首》自白書向警方投案,內容詳述作案地點以及過程。
2., 圖片來自臺媒中新網10月10日電臺中市一名沉溺*博電玩的蔡姓男子,自知法網難逃,9日帶著《我要自首》自白書向警方投案,內容詳述作案地點以及過程。
3.民國以來,史家述作甚豐,穆著述尤富,遍涉中國文史哲藝,諸多別識,今后學人含英咀華,必將有更深遠之影響。
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生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