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ě duǎn qǔ cháng
注音ㄕㄜˇ ㄉㄨㄢˇ ㄑㄨˇ ㄔㄤˊ
成語解釋
舍短取長
繁體舍短取長
⒈ ?謂棄其短處,取其長處。
英put away the short and take in the long;
⒈ ?舍其所短,用其所長。
引《漢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宋 李綱 《再與吳元中書》:“人材固難得,然古之建功者,未嘗借材于異世,舍短取長,亦有可用。”
《清史稿·世祖紀二》:“若舍短録長,則人有微技,亦獲見用。”
⒈ ?舍棄短處,擷取優點。也作「舍短錄長」、「舍短從長」、「舍短用長」、「舍短取長」。
引《漢書·卷三〇·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及其在位,廉方自守,所交皆舍短取長,好成人之美。」
1.使用干部也是一種藝術,必須對自己的干部的長處和短處都有所了解,然后舍短取長,對每一個人都加以適當的安排,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