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ēn shù
注音ㄙㄣ ㄕㄨˋ
繁體森豎
⒈ ?見(jiàn)“森豎”。
⒈ ?亦作“森竪”。 因恐怖而毛發(fā)聳立。
引《新唐書(shū)·李德裕傳》:“宣宗 即位, 德裕 奉冊(cè) 太極殿。帝退,謂左右曰:‘向行事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顧我,毛髮為森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雙燈》:“魏 大愕怪,轉(zhuǎn)知為狐,髮毛森豎,俯首不敢睨。”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個(gè)梟鳥(niǎo),在 秋心院 屋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腳毛髮森豎。”
⒉ ?猶林立。
引明 姚士粦 《見(jiàn)只編》卷上:“夾陛皆題詠,石碣森竪千百,第不知誰(shuí)為第一手耳。”
⒈ ?因恐懼而毛發(fā)聳立。
引《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或夜聞兩廊拷訊聲。入者,毛皆森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