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àng jiā zhī quǎn
注音ㄙㄤˋ ㄐ一ㄚ ㄓ ㄑㄨㄢˇ
成語解釋
喪家之犬
繁體喪家之犬
⒈ ?指無家可歸的狗。比喻失去倚仗,無處投奔的人。
英be homeless dog; be thrown out like disowned dogs; feel lost like a stray dog;
⒈ ?同“喪家之狗”。此即指 孔子。參見“喪家之狗”。
引《金瓶梅詞話》第四七回:“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
冰心 《老舍和孩子們》:“舒伯伯 給我的信里說,他在 紐約,就象一條喪家之犬。”
《花城》1981年第6期:“輪到這家人搬出王爺府的時候,又無一例外地有如喪家之犬,都是被掃地出門的。”
南朝 梁 沉約 《辯圣論》:“或以為東家 丘,或以為喪家犬。”
⒈ ?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參見「喪家之狗」條。
引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〇出》:「飛鳥依人,今做了喪家之犬。」
《精忠岳傳·第一七回》:「關已失了,急得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只得落荒而走。」
1., 劉備雖然英雄,此刻畢竟仍是喪家之犬,疥癬之疾耳!現在花費氣力去圍剿他們,只會因小失大,耽誤了滅袁大事。
2.昨**還是名動河州的先天武者,前途不可限量,今日卻成了眾叛親離的喪家之犬,所謂滄海桑田,世事無常,不外如是。
3.這辦法對維護社會治安非常有效,小偷小摸、流氓阿飛、搞破壞想沾集體便宜的壞人,個個如喪家之犬,夾著尾巴做人,惶惶不可終日。
4., 請默默地、帶著尊嚴地投降,像人一樣而不是像垂死的喪家之犬一樣要求被放下這樣他們能從悲慘中解脫。
5.為日本效勞的漢奸就如喪家之犬,日本一投降,連主子也沒了。
6.一聽到仇家正在搜捕他,他便急忙逃竄隱匿,有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
7.哼,敗軍之將,喪家之犬!你真該早早自盡,有何面目再茍活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