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bàng gǔ
注音ㄙㄢ ㄅㄤˋ ㄍㄨˇ
⒈ ?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擊,故名。
⒈ ?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擊,故名。 《通俗編·俳優(yōu)》引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吳 越 間婦女用三棒上下?lián)艄模^之三棒鼓。 江 北 鳳陽 男子尤善,即 唐 三杖鼓也。
引咸通 中, 王文舉 好弄三杖鼓,打撩萬不失一,杖音與歌聲句拍附和為節(jié),又能夾一刀弄之。”
關(guān)啟普 《撲不滅的火》:“一天,我們村上出現(xiàn)了幾個唱大鼓的。他們敲著三棒鼓,開頭唱的是《水滸》、《三國》里的故事;等人多了,他們就唱起新編的《翻身謠》來。”
1.常德作為湖南著名的曲藝之鄉(xiāng),民間廣泛流傳了鼓盆歌、漁鼓、說鼓、對鼓、三棒鼓、地花鼓、薅草鑼鼓、番邦鼓、跳三鼓、圍鼓等一系列“鼓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