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注音ㄖㄣˊ ㄒ一ㄣ ㄏㄨㄤˊ ㄏㄨㄤˊ
成語解釋
人心惶惶
⒈ ?亦作“人心皇皇”。
⒈ ?亦作“人心皇皇”。人們內心驚恐不安。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但一月無君,人心皇皇,每日議立議迎,全無成説。”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十七:“一時人心惶惶,謠言四起。”
⒈ ?形容人心動搖,驚恐不安的樣子。也作「人心皇皇」。
引《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好好一個安慶城,本來是沒事的,被他這一鬧,卻鬧得人心惶惶,民不安枕了。」
1.政客們指鹿為馬的言論,時有所聞,難怪社會人心惶惶不安。
2.這些不法分子在這一帶頻繁活動,篝火狐鳴,搞得廣大群眾雞犬不寧,人心惶惶。
3.事上之事,有陰必有陽,有正必有邪,僵尸為禍,搞得六畜不安,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4.唐軍這廂群雄慷慨,然松州城內的吐蕃軍卻是愁云慘淡,隘口逃回的軍士心驚膽喪,憶起當時光景仍舊后怕不已,驚魂甫定又即將迎來唐軍攻城,可謂人心惶惶矣。
5.目前這時刻,最怕大家疑神疑鬼,杯弓蛇影,弄得人心惶惶。
6.此刻的江寧府,已是人心惶惶,逃難之人成群結隊,拖家帶口,官道之上,荒野之間的小路上,都是四下出走的群眾。
7.1941年,希特勒背信棄義進攻蘇聯,斯大林倉促應戰,接連失利,大片領土淪喪,一時人心惶惶。
8.2023年6月,全世界范圍內淡水資源緊缺,人心惶惶,搶劫發泄之舉隨處可見。
9.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再加上甲流病毒的騷擾,弄得人心惶惶,七上八下的。
10.一連幾天,新聞里不停的播報有人被殺的新聞,S市的居民人心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