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shāng lè
注音ㄑ一ㄥ ㄕㄤ ㄌㄜˋ
繁體清商樂
⒈ ?古代漢族的民間音樂,如漢相和歌。包括平調、清調、瑟調(即宮調、商調、角調)的歌曲,因稱清商三調。
⒈ ?古代 漢 族的民間音樂,如 漢 相和歌。包括平調、清調、瑟調(即宮調、商調、角調)的歌曲,因稱清商三調。 晉 朝播遷,聲伎分散,其在 南朝 發展為 江 南 吳 歌、 荊 楚 西聲。 北魏 孝文帝、宣武帝 收集中原舊曲及 吳 歌、西聲,總稱為《清商樂》,以別于雅樂、胡樂。 隋 改稱清樂,設清商署掌管其事。 唐武宗 時有六十三曲, 唐 末僅存四十四曲。
⒈ ?樂曲名。本漢魏以來中原舊調,因晉室播遷,流于江左。后魏南征,收采其聲及江南吳歌西曲等,總稱為「清商樂」。亦稱為〈清商〉、〈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