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
注音ㄑ一ㄥ ㄋㄨㄛˋ ㄍㄨㄚˇ ㄒ一ㄣˋ
成語解釋
輕諾寡信
繁體輕諾寡信
⒈ ?隨便許諾,而往往不守信用。
例但緩時日以待之,吾家非輕諾寡信者。——《聊齋志異·鳳仙》
英make promises easily but seldom keep them;
⒈ ?輕易許諾而很少守信用。
引語出《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舊唐書·張仲方傳》:“故載踐樞衡,疊致臺袞,大權在己,沉謀罕成,好惡徇情,輕諾寡信。”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但恐遇非其人,輕諾寡信,俠不如貞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大姑寄語官人:好事豈能猝合?適與之言,反遭詬厲,但緩時日以待之,吾家非輕諾寡信者。”
⒈ ?隨便答應他人的請求,往往難以實踐諾言。
引語本《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反說一不二 一諾千金
1.像他這種輕諾寡信的人,難怪朋友越來越少了。
2.二百十二、一個忘恩負義,輕諾寡信的人,他可以因為某種嫉妒心理或對某件事感到畏懼而出賣自己最忠實的奴仆和最忠實的朋友。
3.你別高興得太早,我看他只是輕諾寡信,他根本沒條件給你辦這件大事。
4.,而不能輕諾寡信,這樣才可能做到一切自然而然;指出了出現各種社會問題和弊病的根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