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huán gōng
注音ㄑ一ˊ ㄏㄨㄢˊ ㄍㄨㄥ
⒈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姜姓,名小白。其兄齊襄公被殺后,從莒(今山東莒縣)回國取得政權。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團結諸侯國,打退外族游牧部落的侵襲,擴大齊國的勢力范圍。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諸侯會議,訂立盟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1.轉眼之間,齊國政局已經“老母雞變鴨”,公子小白生米煮成熟飯,大搖大擺登上國君位,這就是后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2.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本分。
3.豎刁、易牙勃然大怒,把齊桓公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
4.齊桓公懾服南方的強大楚國,征服北方山戎,就是百戰百勝的典例。
5.當年西周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