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āo bó
注音ㄑ一ㄠ ㄅㄛˊ
繁體磽薄
⒈ ?土質貧瘠。亦指貧瘠的土地。
⒉ ?比喻人情或風俗浮薄。
⒈ ?土質貧瘠。亦指貧瘠的土地。
引唐 梁肅 《通愛敬陂水門記》:“旱暵得其溉,霖潦得其歸,化磽薄為膏腴者,不知幾千萬畝。”
宋 司馬光 《贈衛尉少卿司馬府君墓表》:“前此鄉人導 涑水 以溉田,利甚博。歲久岸益深峭,水不能復上,田日磽薄,將不足以輸租。”
《明史·忠義傳四·馬足輕》:“弟惑婦言,迫分產,乃取田磽薄者自予。”
李廣田 《冬景》:“無論多么磽薄的土地,只要埋下一粒種子,就可以發芽生長。”
⒉ ?比喻人情或風俗浮薄。
引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于是 白知時 對這老學生就不由的譽不絕口,認為在目前這種人情磽薄的社會,起碼也算得中流砥柱了。”
葉文玲 《小溪九道彎》二:“這世道越來越不公,人情也越來越磽薄了!”
⒈ ?土地堅硬不肥沃。
引唐·梁肅〈通愛敬陂水門記〉:「化磽薄為膏腴者,不知幾千萬畝。」
1.如果以紐曼為坐標,那么這個學科的歷史至少也有一百五十年了,而每逢學界華山論劍,我們踞守的這個園地卻似磽薄的原野,鮮有豐厚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