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ān yì
注音ㄑ一ㄢ 一ˋ
繁體謙抑
⒈ ?猶謙遜。
⒈ ?猶謙遜。
引唐 沉傳師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詩:“含香珥筆皆眷舊,謙抑自忘臺(tái)省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宰相對(duì)聯(lián)》:“然詞旨謙抑,勝 張 之夸詡多矣。”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王靈仙 便謙抑地把功德都推在老佛的身上,說明了自己的清高。”
⒈ ?謙虛退讓。
引《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先生謙抑得很,然而敝省中丞,禮賢下士,也是從來罕見的。」
反負(fù)氣 驕恣 囂張
1.光緒繼同治位后,弈繯處處謙抑退讓,不敢以皇帝的老子自居,并利用一切機(jī)會(huì)表白自己退省思過的心情,自稱‘退省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