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ī gān lì dǎn
注音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成語解釋
披肝瀝膽
繁體披肝瀝膽
⒈ ?披:打開,瀝:滴下。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例披肝瀝膽,晝歌夜吟。——《隋書·李德林傳》
英open up one’s heart; (fig) be loyal and faithful;
⒈ ?比喻以真誠相見或極盡忠誠。
引《隋書·李德林傳》:“百辟庶尹,四方岳牧,稽圖讖之文,順億兆之請,披肝瀝膽,晝夜歌吟。”
《花城》1981年第3期:“他想,這兩人都是他多年的老同事,平日披肝瀝膽,無話不談。”
亦作“披瀝肝膽”。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今遇明公,不敢不披瀝肝膽。”
⒈ ?比喻坦誠相待,忠貞不二。宋·司馬光〈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也作「披瀝肝膽」。
近肝膽照人 開誠布公 開誠相見 真心誠意
反貌合神離 勾心斗角 假仁假義 爾虞我詐
1.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太公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
2.我每遇著我所敬愛而知心的人,就喜歡披肝瀝膽地暢談。
3.他組織真理標準大討論,果斷平反冤假錯案,誠懇吁請小平出山,奮力推進戰略大轉移,披肝瀝膽推動全面改革開放……
4.既然是好朋友,就應該披肝瀝膽,以誠相待。
5.聽了他這一番披肝瀝膽的剖白后,你難道還不肯相信他?
6., 他組織真理標準大討論,果斷平反冤假錯案,誠懇吁請小平出山,奮力推進戰略大轉移,披肝瀝膽推動全面改革開放……
7.他組織真理標準大討論,果斷平反冤假錯案,誠懇吁請小平出山,奮力推進戰略大轉移,披肝瀝膽推動全面改革開放……
8.我每遇著我所敬愛而知心的人,就喜歡披肝瀝膽地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