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iān páng
注音ㄆ一ㄢ ㄆㄤˊ
⒈ ?在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如:“位、住、儉、停”中的“亻”,“國、固、圈、圍”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英character components;
⒈ ?漢字合體字的組成部分。舊稱左為偏,右為旁。今泛稱合體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為偏旁。
引唐 顏真卿 《干祿字書序》:“偏旁同者,不復廣出。”
宋 姜夔 《續書譜》:“然 柳氏 大字,偏旁清勁可喜,更為奇妙。”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字有本無偏旁,因與上下字相涉而誤加者。如《詩·關雎篇》:‘展轉反側。’展字涉下轉字而加車旁。”
⒉ ?指旁屋側室。
引晉 袁宏 《后漢紀·安帝紀》:“禮:諸侯薨於路寢,大夫卒於適室。死生有命,本無偏旁可避者。”
⒈ ?偏,漢字合體字的左方。旁,漢字合體字的右方。偏旁泛指漢字合體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
例如:「湖和崗的偏旁分別是水和山。」
英語component of a Chinese character (as the radical or the phonetic part)?
德語Komponente, entwicklungsgeschichtlich funktionstragendes Subgraphem
法語clé, radical d'un caractère
1.相比之下,盡管中文也有組成漢字的那些共用的偏旁部首,卻沒有相應的字母。
2.第三章從漢字演變的規律入手,通過文字形體間的歷時和共時比較,重點分析了秦簡文字在筆畫、偏旁等方面的形體特點。
3.這些矛盾處理好了,筆畫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個字就會成為和諧完整的統一體。
4.十一、這些矛盾處理好了,筆畫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個字就會成為和諧完整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