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iè rú wēng
注音ㄋ一ㄝˋ ㄖㄨˊ ㄨㄥ
繁體囁嚅翁
⒈ ?《新唐書(shū)·竇鞏傳》:“鞏字友封,雅裕,有名于時(shí)。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世號(hào)‘囁嚅翁’。”后因以稱懦弱畏事或不善辭令之人。指白居易。
⒈ ?后因以稱懦弱畏事或不善辭令之人。
引《新唐書(shū)·竇鞏傳》:“鞏 字 友封,雅裕,有名于時(shí)。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世號(hào)‘囁嚅翁’。”
元 楊弘道 《贈(zèng)刁益之》詩(shī):“應(yīng)接尚無(wú)衰憊氣,不應(yīng)便作囁嚅翁。”
清 唐孫華 《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shī)原韻》之二:“避世聊為漫浪叟,少言甘號(hào)囁嚅翁。”
⒉ ?指 白居易。參閱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四。
引宋 蘇軾 《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jiàn)和七夕寄莘老之作》:“小蠻 知在否,試問(wèn) 囁嚅翁。”
王文誥 輯注:“次公 曰:囁嚅翁,乃 樂(lè)天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