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

詞語解釋
牧民[ mù mín ]
⒈ ?放牧牲畜并以此為生的人。
英herdsman;
引證解釋
⒈ ?治民。
引《國語·魯語上》:“且夫君也者,將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縱私回而棄民事,民旁有慝無由省之,益邪多矣。”
晉 葛洪 《抱樸子·百里》:“蒞政而政荒,牧民而民散。”
明 宋濂 《送王明府之官序》:“余聞昔 子游氏 之為 武城 也,以禮樂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載牧民之良法。”
清 姚鼐 《詠史》:“牧民豈謂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⒉ ?指治民的官。
引《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
《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我早登科甲,初任牧民,立心愿為好官。”
⒊ ?牧區中以畜牧為主要職業的人。
引降邊 嘉措 《格桑梅朵》第二十章:“由于牧民一般不吃魚,更不吃‘神湖’的魚,所以這里的魚根本不怕人。”
碧野 《雪路云程》:“我們的小汽車離開 蒙 族牧民居住的 和靖縣 ……飛奔在依山傍河的新開辟的 烏庫 公路上。”
國語辭典
牧民[ mù mín ]
⒈ ?治理人民,管理民事。
引《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且夫牧民而道之以善者,吏也。」
漢·賈誼〈過秦論〉:「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
⒉ ?以畜牧為生的人。
英語herdsman
德語Hirt (S)?
法語pasteur
分字解釋
※ "牧民"的意思解釋、牧民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從6月起,三江源頭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的160戶牧民相繼離開世居的草原帳篷,搬遷到格爾木市南郊的曲麻萊縣民族文化新村定居。
2.“上舍之士,多致位通顯,入玉堂,進框密,出則建節而試士,其余登甲科、舉成均,牧民有善政,及撰述成一家言者,不可勝數。
3.伊萬諾維奇是一名生活在偏遠的俄羅斯亞馬爾半島的馳鹿游牧民。亞馬爾半島位于西伯利亞西北,是北極凍原上一片廣闊荒涼的不毛之地。
4.2006年,桑日縣白堆鄉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獨厚的特色資源發展藏藥材、糌粑加工,穩步增加農牧民收入。
5.牧羊犬能夠幫助牧民管理羊群。
6.本文根據政府有關文件以及社會調查材料,細致地闡述了巴林左旗白音烏拉蘇木哈日白其嘎查至今還保留三季游牧方式的基本情況,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游牧對生態保護和牧民生活的影響。
7.那邊草原上奇離古怪的東西很多,生活在那邊的牧民曾經給我說過好幾個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
8.還好,色斯卡人是游牧民族,他們并不善于修建復雜的樓閣與殿宇,黑衣女子很快就摸清了四周的環境,她在黑暗中摸索著,眼睛像鴟梟一般靈敏。
9.4月的草原,正是牧民接羔保育的繁忙時節。
10.淘井、拆危房、安置災民、圍建草庫倫,騎兵部隊把邊疆的穩定和民族團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深受當地牧民群眾的歡迎。
相關詞語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漢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ǎng安民榜
- guó mín國民
- biān mín邊民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眾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賤民
- wǎng mín網民
- mù cǎo牧草
- yì mín逸民
- jū mín qū居民區
- mín yì民意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憤
- jī mín饑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ǎo mín擾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mín bīng民兵
- mín guó民國
- píng mín平民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mín tuán民團
- mín jiān民間
- jūn mín軍民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mín zhǔ dǎng pài民主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