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xīn jiàn xìng
注音ㄇ一ㄥˊ ㄒ一ㄣ ㄐ一ㄢˋ ㄒ一ㄥˋ
成語解釋
明心見性
繁體明心見性
⒈ ?佛教語。謂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⒉ ?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⒈ ?佛教語。謂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引《元史·仁宗紀三》:“仁宗 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嘗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
《西游記》第八十回:“卻説 三藏 坐在林中,明心見性,諷念那《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忽聽得嚶嚶的叫聲‘救人’。”
清 鄭燮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和尚是佛之罪人,殺盜淫妄,貪婪勢利,無復明心見性之規。”
⒉ ?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引《紅樓夢》第一一五回:“他説了半天,并沒有個明心見性之談,不過説些什么‘文章經濟’,又説什么‘為忠為孝’。”
⒈ ?洞明心性的本源。
引《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
《西游記·第一一回》:「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這喚做『六道輪回』。」
1.我們東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功夫。辜鴻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