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 fēng
注音ㄇ一ㄣˊ ㄈㄥ
繁體民風
詞性名詞
⒈ ?民眾的風氣;民間風俗。
例民風淳樸。
英social mood; customs and morals of the people;
⒈ ?民間的風尚。
引《禮記·王制》:“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
《漢書·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上之好之,民風尤甚。”
明 高啟 《吳趨行》:“土物既繁雄,民風亦和平。”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於是乎又把六十年前民風淳樸的地方,變了個輕浮險詐的逋逃藪。”
⒈ ?民間的風俗習慣。
引《文明小史·第一回》:「他那里的民風,一直還是樸陋相安。」
近民俗 習俗 俗例
1.冬季白雪皚皚的東北,民風純樸的莊稼院。
2., 遭遇明君,發揮才干,使民風復歸淳樸敦厚,杜甫的從政理想不是生產總值、富國強兵、開拓疆域,而是風俗的淳美。
3., 各地的賃馬店是分段的,一到地頭再行換馬;馬身上烙有鈐記,任誰也不會將馬騎走不還的,民風淳樸,可見一斑。
4.,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民風淳樸。
5.章教授是一位研究世界各國人民風俗習慣的專家。
6.只是秦至來的這個社會,這里民風樸實,勤勞淳厚,怎么不讓他感同身受,擯棄以前那種卑鄙邪惡的想法。
7.房玄齡、魏征不愧是志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的諍臣,他們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遺余力的治理著他們引以為豪的國家。
8., 想來,陸九通也是到過此地的,這南山鎮雖不甚很大,只有百余戶人家,但民風淳樸,安適閑逸,頗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覺。
9.一百十九、章教授是一位研究世界各國人民風俗習慣的專家。
10., 其三各家雖不富裕,但戶有余糧,其四是民風淳樸,沒有好兇斗狠,無理無法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