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én qiáng táo lǐ
注音ㄇㄣˊ ㄑ一ㄤˊ ㄊㄠˊ ㄌ一ˇ
成語解釋
門墻桃李
繁體門牆桃李
⒈ ?見“門墻桃李”。
⒈ ?見“門墻桃李”。
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又《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
后遂以“門墻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xué)生。 明 歸有光 《與曹按察書》:“雉 城 朱進士 曾負笈函丈,今魁秋榜,足為門墻桃李之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天下文章同軌轍,門墻桃李半公卿。”
亦作“門墻桃李”。 柳亞子 《觀戴愛蓮女士舞蹈表演有贈即送其出國赴巴黎世界和平大會》詩:“門墻桃李春風(fēng)暖,歌唱人民國運新。”
⒈ ?門墻,師門。參見「門墻」條。桃李,學(xué)生。參見「桃李」條。門墻桃李比喻師長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xué)生。也作「桃李門墻」。
引《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既出周老師門下,更該用心讀書。像你做出這樣文章,豈不有玷門墻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