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

詞語解釋
麻木[ má mù ]
⒈ ?失去知覺。
例感官全都麻木了。
英numb;
⒉ ?麻木的感覺。又稱麻痹。
例感覺麻木。
英apathetic; benumbed; insenate; be dead to all feeling;
⒊ ?比喻思想不敏銳,反應遲鈍。
例使一個民族衰弱、壓抑、麻木。
引證解釋
⒈ ?同“麻痹”。
引《朱子語類》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體麻木,都不醒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放綁要緊,手腳都麻木了。”
鄭觀應 《盛世危言·醫道》:“衰邁之人腦氣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
⒉ ?謂感覺遲鈍。
引《水滸傳》第一一八回:“雷炯、計稷 驚得麻木了,動彈不得。”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先生’,鄉下人麻木而平靜的回答道:‘您是學者,總該知道現在已是午后,別人也要肚子餓的。’”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襲擊使她麻木了。”
國語辭典
麻木[ má mù ]
⒈ ?醫學上稱知覺完全喪失,分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種。
引《西游記·第四〇回》:「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里話,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近麻痺 麻醉
⒉ ?譏人感覺頑鈍,不能振作。
例如:「麻木不仁」。
反敏感 激動
英語numb, insensitive, apathetic
德語Stupor (S)?, abgestumpft (Adj)?, apathisch (Adj)?, bet?ubt, taub (Adj)?, empfindungslos, gefühllos (Adj)?
法語engourdi, indifférent
分字解釋
※ "麻木"的意思解釋、麻木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極其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2.他們喪失夢想、百無聊賴、理想匱乏,進而對生活日漸麻木。
3.勇敢如同溫暖的陽光,讓因自私而日漸麻木的人心得到溫暖;勇敢如同甘甜的河流,讓因磨難而千溝萬壑的心靈得到滋潤;勇敢如同清新的空氣,讓因瓶頸而心灰意冷的內心得到活力。
4.腳由于整晚都在風中,盡管穿著高山靴,但都是麻木的,戴著手套的手感覺不到一絲的溫暖。
5.生命是勇敢者的游戲,懦弱虛偽麻木卑賤都會玷污她的真諦。費尼克斯
6.我的心在痛,困頓和麻木。刺進了感官,有如飲過毒鴆,又像是剛剛把**吞服,于是向著裂溪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運,而是你的快樂使我太歡欣。濟慈
7.音樂課過于注重了學生的技能,難免顯得枯燥,學生難懂且又乏味,老師高高在上地主宰一切,學生戰戰兢兢地麻木練習,甚至在有些學生眼里,音樂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
8.一個人,一個民族,精神上發生危機,恰好表明這個人、這個民族有執拗的精神追求,有自我反省的勇氣。可怕的不是危機,而是麻木。
9.而我留在理科班垂死堅持。學會忍耐,學會麻木,學會磨掉棱角內斂光芒。學著十八歲成*儀式前所要學會的一切東西。
10., 似乎每個人都覺得正義與偉大離他們很遙遠,而且這些人不但因為麻木而愧疚,卻喜歡用一種自以為是智者的姿態謾罵高尚,這個世界好像開始喜歡標準自我為真小人,嘲笑衛道,卻極盡能力的炫耀自己的淺顯。
相關詞語
- yǔ mù bīng雨木冰
- huā mù花木
- sān mù三木
- xīng xīng mù猩猩木
- mù liào木料
- sōng mù bǎn松木板
- cǎo mù草木
- má jiàng麻將
- má fán麻煩
- mù shuān木栓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mù shān木柵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mù jī木屐
- mù zhuāng木樁
- dú mù chuán獨木船
- mù wū木屋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dú mù zhōu獨木舟
- zhēn mù貞木
- wū mù烏木
- fán mù màn凡木蔓
- kū mù táng枯木堂
- hóng mù紅木
- xuàn mù què旋木雀
- mù shǔ木薯
- tán mù xuē檀木靴
- má què麻雀
- ā mù lín阿木林
- kū mù枯木
- xiē mù pào楔木炮
- ruǎn mù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