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xū cài
注音ㄌㄨㄥˊ ㄒㄨ ㄘㄞˋ
繁體龍鬚菜
⒈ ?口:麒麟菜。
英eucheuma;
⒉ ?〈方〉:石刁柏。
英asparagus;
⒈ ?即蕹菜。 嶺 南種之,蔓生,開白花,可食。能解草毒。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蕹菜》。
引宋 陶穀 《清異錄·蔬·龍須菜》:“甕菜出 閩 中,凡百毒悉能解之,引蔓而生,土人號龍鬚菜。”
⒉ ?即石刁柏。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可做蔬菜。通稱蘆筍。
引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三月·時品》:“三月採食 天壇 之龍鬚菜,味極清美。”
⒊ ?即麒麟菜。藻類植物。生長在珊瑚礁上。我國見于 南海 海區,如 海南島、西沙群島 及 臺灣 等地。可提取瓊膠,供食用和作工業原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四·龍須菜》:“龍鬚菜生東南海邊石上,叢生,無枝,葉狀如柳根鬚,長者尺餘,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
引《博物志》一種石髮,似指此物。”
⒈ ?植物名。龍須菜科龍須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形狀如水草,為水藍色,成熟老化時為褐色。產于河流出海口處,生長株沉入水中,根生水底土里,亦可經由人工養殖而得。可供食用。
1.上八珍是貍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鳧脯、鹿筋、黃唇膠。中八珍是魚肚、銀耳、鰣魚、廣肚、果子貍、哈什膜、魚唇、裙邊。下八珍是海參、龍須菜、大口蘑、川竹筍、赤鱗魚、干貝、蠣黃、烏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