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í xīn lí dé
注音ㄌ一ˊ ㄒ一ㄣ ㄌ一ˊ ㄉㄜˊ
成語解釋
離心離德
繁體離心離德
⒈ ?謂各有異心,行動不和諧一致。
⒈ ?謂各有異心,行動不和諧一致。
引《書·泰誓中》:“受 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於是各自為黨,其離心離德,於此可見。”
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四:“而一切不利于抗 日 和團結(jié)的,鼓動群眾離心離德的,反對進步、拉著人們倒退的東西,便都是壞的。”
⒈ ?團體中的人,失去了共同信念和思想,不能合作同心。
引《書經(jīng)·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
《封神演義·第一七回》:「黎民離心離德,禍生不測。」
1.墨子:國之將亡,必有七患國防之患:不修國防大興宮殿粉飾太平外交之患:大敵當前外無盟友孤立無援財政之患:分配不公鋪張浪費窮盡民用內(nèi)政之患:仕皆漁私修法禁言不問國是國君之患:閉門自大標榜先進坐以待斃團隊之患:用人不當小人當?shù)离x心離德政權(quán)之患:民無食用國無賢能賞罰失威。
2.顯然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同政治生活日益疏遠,并在其中表現(xiàn)出越來越離心離德。
3.背離黨的宗旨,與人民離心離德,并逐漸忽視做人底線,不知廉恥,不分曲直,不辨善惡;三是心存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