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
注音ㄌ一ㄡˊ ㄌ一ˊ ㄉ一ㄢ ㄆㄟˋ
成語解釋
流離顛沛
繁體流離顛沛
⒈ ?因戰亂災荒而流散分離。形容生活困苦,到處流浪。
⒈ ?因戰亂災荒而流散分離。形容生活困苦,到處流浪。
引宋 洪邁 《容齋續筆·杜老不忘君》:“前輩謂 杜少陵 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怎禁得流離顛沛,知甚日得同歸。”
田漢 《麗人行》第五場:“你曾想到那些在風里、雨里、炮火里、轟炸里流離顛沛的女人和小孩沒有?”
亦作“流離顛頓”、“流離顛疐”。 宋 曾鞏 《永興尉章佑妻夫人張氏墓志銘》:“﹝夫人﹞維能順其性,所以居流離顛頓之間,而不為悲哀愁憂亂其志也。”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褒贈伊川》:“又從而排陷之,卒使流離顛疐,無所為而死。”
⒈ ?窮困受挫,生活極不安定。也作「顛沛流離」。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好些時不見了他,只說是流離顛沛,連存亡不可保了。」
《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君之不得親心,流離顛沛,皆由妾故。」
英語destitute and homeless (idiom)?; displaced and without means
1.這一次之所以動了惻隱,是因他觸景生情,想到當年故國與臨昌戰亂之時,那些流離顛沛舉目無親的流亡百姓……背井離鄉、衣食成憂的百姓們,從來都是可憐的。
2.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幾十萬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顛沛,四處逃命。
3.這一次之所以動了惻隱,是因他觸景生情,想到當年故國與臨昌戰亂之時,那些流離顛沛舉目無親的流亡百姓……背井離鄉、衣食成憂的百姓們,從來都是可憐的。
4.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幾十萬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顛沛,四處逃命。
5.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幾十萬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顛沛,四處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