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shùn
注音ㄌ一ˇ ㄕㄨㄣˋ
繁體理順
詞性動詞
⒈ ?使各方面、各部門的關系協調一致。
英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all its parts;
⒈ ?道理順當、正確。
引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憲度著明,易則也;垂統理順,易繼也。”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后為得也。”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公孫丑下》:“理順辭明,文章上乘。”
朱自清 《民眾文學的討論》:“超自然的奇跡,有現實意味的幻想,語逆而理順的機智,單純而真摯的戀愛等。”
⒉ ?使之有條理、順序。
引《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鄧九公 才慢慢的擦臉,理順鬍子,穿戴衣帽。”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順手取過一迭新聞紙來……先理順了日子。”
⒈ ?經過整理使順暢妥貼。
例如:「也不去把頭發理順,老是披頭散發的,一點年輕人的朝氣都沒有。」
1.方伯準備給她理理順,莫不是這丫頭有在杭州安家立業的打算了。
2.這次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職責分開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精兵簡政,提高效率。
3.洗盡歲月積攢的慌亂,還心靈一份簡單;阻擋憂郁偶爾的摧殘,送快樂一種信念;理順頹廢粘連的心弦,給夢想一個起點。五四青年節,記得快樂哦。
4.他這篇讀書報告條理順暢,不會給人疊床架屋之感。
5.政府每月設定“排隊日”,通過公眾短信服務提示手機用戶,而督導員負責在這一天理順北京擁擠不堪的公交乘客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