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
注音ㄌ一ㄣˊ ㄎㄜˇ ㄐㄩㄝˊ ㄐ一ㄥˇ
成語解釋
臨渴掘井
繁體臨渴掘井
⒈ ?到口渴時才去挖井。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亡羊補牢終勝于臨渴掘井。
⒈ ?見“臨渴穿井”。
⒈ ?語本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清·朱柏廬也作「臨渴穿井」。
引《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而后問隊,迷而后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br />《封神演義·第三五回》:「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
《治家格言》:「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span>
反曲突徙薪 有備無患 未雨綢繆
1.夫焦頭爛額固不如由突徙薪也,亡羊補牢終勝于臨渴掘井也。
2.其中包括設置專門的研究機構,配備專業的研究人員與設施,確定具體的研究任務與內容,既有近期目標,又有中遠期目標,不能臨渴掘井,倉促應付。
3.勸你們與其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以免后悔來不及。
4.科技興國是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科技發展應高瞻遠矚而不是臨渴掘井,應該以一個民族的清醒對待科技競爭,以憂患意識激發民族在科技上的自覺意識與自覺行為,以科學精神熔鑄民族文化特質。
5.資料得靠平日累積,素養得靠平日修練,臨渴掘井如何成就好文章?
6.科技興國是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科技發展應高瞻遠矚而不是臨渴掘井,應該以一個民族的清醒對待科技競爭,以憂患意識激發民族在科技上的自覺意識與自覺行為,以科學精神熔鑄民族文化特質。
7.平時不充實國防力量,等到敵人侵犯才練兵設防,臨渴掘井,又怎來得及。
8.平時不充實國防力量,等到敵人侵犯才練兵設防,臨渴掘井,又怎來得及。
9.勸你們與其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以免后悔來不及。
10.未雨綢繆固然好,臨渴掘井尚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