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
![離合](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7311.png)
詞語解釋
離合[ lí hé ]
⒈ ?分開和結合;分離和聚會。
例離合器。
悲歡離合。
英separation and reunion;
引證解釋
⒈ ?分合;聚散。
引《楚辭·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班陸離其上下。”
《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二》:“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括。”
李善 注引《呂氏春秋》:“夫萬物成則毀,合則離,離則復合,合則復離。”
宋 張耒 《風流子》詞:“空恨碧云離合,青鳥沉浮。”
清 薛福成 《張公五十壽序》:“往自 徐州 戎幕,始奉光儀,迄於今雖離合不常,常獲一再造謁。”
⒉ ?指分裂與統一。
引宋 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謹按 山 東自上世以來,為腹心根本之地,其與中原離合,常係社稷安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正統辨》:“伏以一代離合之殊,固繫乎天數盛衰之變;萬年正閏之統,實出於人心是非之公。”
⒊ ?偏指離別。
引唐 杜甫 《垂老別》詩:“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蕭滌非 注:“有離合,實際是説有離散。”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詞:“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全元散曲·水仙子·喻鏡》:“不明白拋閃人寂寞,想前生注定我,恰團圓又早離合。”
⒋ ?偏指會合。
引清 王繼香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后》:“時則暗月,沉闥,凄風滿櫺,道路阻脩,夢魂離合。”
⒌ ?符合與不符合,接近與不接近。
引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經》:“《尚書大傳》……其文或説《尚書》,或不説《尚書》,大抵如《易乾鑿度》、《春秋繁録》,與《尚書》本義在離合之間,而因經屬旨。”
偏指背離,不合。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王丞相 介甫 既當軸處中……號令驟出,但於人情適有所離合,於是故臣名士往往力陳其不可。”
清 顧炎武 《<音學五書>序》:“乃引古今音之變,而究其所以不同,為《音論》二卷……綜古音為十部,為《古音表》二卷。自是而六經之文乃可讀。其他諸子之書,離合有之,而不甚遠也。”
⒍ ?謂搖動、晃蕩。亦形容撲朔迷離貌。
引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神飜覆而愉悅,志離合而感傷。”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二:“梅雨潭 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⒎ ?指合縱連橫。
引《韓非子·忠孝》:“王者獨行謂之王,是以三王不務離合而正,五霸不待從橫而察,治內以裁外而已矣。”
⒏ ?指離合詩。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至於三六雜言,則出自篇什;離合之發,則明於圖讖。”
黃叔琳 注引《文章緣起》:“孔融 作四言離合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論雜體則有……離合(字相析合成文, 孔融 ‘漁父屈節’之詩是也)。”
國語辭典
離合[ lí hé ]
⒈ ?分離與會合。
引《三國志·卷六〇·吳書·周魴傳》:「進有離合去就之宜,退有誣罔枉死之咎。」
近聚散
分字解釋
※ "離合"的意思解釋、離合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看那蕓蕓眾生,悲歡離合生死輪回忙忙碌碌,觀那滔滔濁世,愛恨情仇風云變幻攘攘熙熙。
2.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3.這里面沒有高低貴賤的身份,沒有世間的悲歡離合。
4., 玫瑰幾時有?不知讀信者,對我可有眷顧?我欲把心拋去,又恐真心被拒,絕了后路。改用短信探路,玫瑰風里走。轉一個,再一個,暗戀啊,無一個回復,緣來又溜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不罷休。但愿夢里頭,和你手牽手。玫瑰情人節,可否,可否?從“心”開始尋幸福!
5.他嘔心瀝血寫了一個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
6.那些充滿了忠孝節義、悲歡離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7.張先生去年從*彎回到家鄉清水河,和分別了五十多年的哥姐相見后,熱淚盈眶,緊緊擁抱在一起,悲歡離合之情難以言表。
8.似乎在訴述這這個古老星球上人類所有的幸與不幸,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一切的滄海桑田,人間冷暖,世道無常。
9.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發生過的悲歡離合。木心
10.靜穆的夜,在那悠遠的山古中飄了一陣低回婉轉的歌聲,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閉月羞花的少女翩翩起舞,演繹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她陶醉了,她使出渾身解數,在變換多姿的舞姿中忘懷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