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è zǔ
注音ㄌ一ㄝˋ ㄗㄨˇ
⒈ ?指建立功業的祖先。古多稱開基創業的帝王。
⒉ ?用于對遠祖的美稱。
⒈ ?指建立功業的祖先。古多稱開基創業的帝王。
引《書·伊訓》:“伊尹 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
孔 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詩·小雅·賓之初筵》:“籥舞笙歌,樂既和奏。丞衎烈祖,以洽百禮。”
《新唐書·叛臣傳上·李懷光》:“考先王之道,烈祖之訓,皆以刑佐德,俾人嚮方。”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此二人者非不欲創業垂統,為一朝烈祖,施后世而傳無窮也。”
⒉ ?用于對遠祖的美稱。
引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余烈祖于 西晉,始流播於 東川。”
⒈ ?對有功業祖先的敬稱。金文也作「剌祖」。
引《書經·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圣德。」
⒉ ?《詩經·商頌》的篇名。共一章。
引根據〈詩序〉:「烈袓,祀中宗也。」
朱傳:「此亦祀成湯之樂。」
首章二句為:「嗟嗟烈袓!有秩斯祜。」
1.同樣出身微賤、知民間疾苦、禮遇賢才、勤政不輟的錢鏐、福建二王、后唐明宗、后周太祖都瞠乎其后,即使禮賢好學、眼光遠大的南唐烈祖也僅可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