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ǎng hé
注音ㄌ一ㄤˇ ㄏㄜˊ
繁體兩河
⒈ ?戰國·秦·漢時,黃河自今河南·武陟縣以下東北流,經山東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游今晉·陜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唐·安·史之亂后,稱河南·河北二道為兩河。宋稱河北·河東地區為兩河。
⒈ ?戰國 秦 漢 時,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東北流,經 山東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滄縣 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游今 晉 陜 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
引《呂氏春秋·有始》:“兩河 之間為 冀州,晉 也。”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序》:“晉 宋 二 蕭 之世,其道大行; 齊 魏 兩河 之間,茲風不墜。”
⒉ ?唐 安 史 之亂后,稱 河南 河北 二道為 兩河。
引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況今 元濟 承宗 尚未擒滅, 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吳偉業 《武林謁同門張石平》:“二室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 三江。”
⒊ ?宋 稱 河北 河東 地區為 兩河。
引《宋史·李綱傳》:“莫若於 河北 置招撫司, 河東 置經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 兩河 於敵國之意。”
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之一:“兩河 三鎮 全輸卻,殘局休論 十六州。”
鄧方 《論詩》:“哀哀望 兩河,獨使人肺酸。”
1.在桑植,他走了五道水、兩河口、龍潭坪、空殼樹、走馬坪、瑞塔鋪、芭茅溪、洪家關,去過南北交界的堰埡,走過荒無人煙的五里荒。
2.辭家壯志憑孤劍,報國先聲震兩河。
3., 水系繁衍出屬于兩河流域、長城腳下的人煙輻湊與物事豐盈,這不能說不是由水而生的一種文明!而今,此情此景早已無從想象。
4., 辭家壯志憑孤劍,報國先聲震兩河。陳子昂